
山东能源“双百优”班组、山东能源“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进入综掘一区万福志创新工作室,一张张耀眼的“名片”分外吸睛。
为培养业务技能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实践创新型的技能人才,综掘一区在多举措实施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优化整合下,积极抓好万福志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传帮带”作用和辐射引领作用,大力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矿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员们和职工们进行自主创新、技术攻关的重要阵地,还是我们今后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该区党支部书记许雪猛介绍。
拥有一支技能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实现矿井及工区安全高效生产的根本保障。据了解,该区将持续深化创新工作室建设,全力打造智能掘进系统创新改造、机电人才培养、智能设备实践培训等方面人才成长平台,形成以导师带徒为载体、创新成果奖励为机制、工作考核为核心,制度化保障与人性化激励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培养出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多层次开展重点技能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堂活动,集众智、谋良策,破解诸多掘进生产技术难题,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同时,坚持不定期组织现场技能培训和探索创新课题,围绕课题展开讨论研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为工区培养机电专业后备人才积蓄能量。
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共有团队成员12名,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6人、高级技师1人,现已具备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
“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将围绕安全生产、智能掘进、降低成本、减耗提效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在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职工技能水平。”该区区长万福志表示,为确保创新工作室规范运作,研究制定了工作室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创新项目跟踪管理等制度。
强机制才能更好的转化为刚性执行力。该区多举措通过实名创建、后续资金保障、课题引导、运行考核、成果推广等“五项措施”,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以师带徒、学练提争、小改小革、现场攻关、实践创新等“五个作用”,助力矿井矿井高质高效生产。
“工作室的创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大家以后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想出很多新点子,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能很好地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工作室成员边永猛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