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基层动态

【臻美文苑】 翻书的日子

作者: 杨峰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6日   来源: 东滩煤矿

读书这件事,说到底不过是眼睛盯着纸上的黑字,心里转着些念头,如此而已。

我读书不快,一字一句地看,像老牛吃草,反反复复地咀嚼。有人说这是笨办法,我倒觉得自在。快有快的益处,慢有慢的滋味。世间许多事急不得,读书尤其如此。那些急匆匆翻完一本书的人,如同赶路者,虽到终点,却错过了沿途风景。

书的种类很多,厚的薄的,新的旧的,深的浅的。起初我也挑肥拣瘦,专拣有名的读,后来才发现,书无高低,只有合不合适。有的书虽然名声不显,却恰好说中了你的心事;有的书纵然享誉天下,读来却味同嚼蜡。这就像吃饭,口味因人而异,不必跟着别人的菜单点菜。

我最爱在夜间读书。白日的喧嚣沉寂了,屋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台灯洒下一圈暖光,正好照亮书页。这时节,心特别静,字句也特别清晰。有时读到妙处,不禁拍案叫绝;有时遇到难懂的地方,便放下书,望着窗外想一想。想不通也不着急,改日再读,往往豁然开朗。书中的道理,有时需要时间才能消化。

读书不必正襟危坐。靠在床头可以读,坐在树下可以读,等车时也可以读。只要心能静下来,何处不是书房?我曾见一个修鞋的师傅,在修鞋的间隙捧着一本破旧的诗集读得入神。那时忽然明白,读书不是风雅的点缀,而是生活的本身。

书读多了,难免会忘记内容,这不必懊恼。吃过饭还会饿,难道就不吃了吗?读过的书,即使记不住原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你的思想,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像童年吃过的饭菜,早已化作血肉,不必记得每一口的滋味。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有用,这固然不错。但有用无用,谁说得准呢?今天觉得无用的知识,明天可能派上大用场;眼下十分实用的技能,转眼可能过时。我认为,读书不必太功利,喜欢就读,读得高兴就好。人生苦短,能有一些纯粹喜欢的事,便是难得的福气。

我也不赞成把读书看得太高尚。读书人不比不读书的人高贵,只是各有所好罢了。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读书,都是消遣,没有高下之分。若是读了几本书就自觉了不起,那是还没有读懂。

最好的书,是那些读起来不觉得是在“读书”的书。你完全沉浸在内容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我,与书中世界融为一体。这种时刻不多,但每一次都值得珍惜。它让你暂时脱离日常生活的琐碎,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书也会旧,会发黄,会有霉味。但这又何妨?就像老朋友,不会因为容颜老去而减损情谊。有时从旧书箱里翻出一本多年前读过的书,看到当时划下的线、写下的批注,仿佛遇见了年轻的自己。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是独属于读书人的乐趣。

读书读到后来,发现天下道理大同小异,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太阳底下无新事,人类的情感与困惑,千百年来并无太大变化。不同的书,不过是从不同角度讲述相似的故事。明白这一点,人就会变得宽容,不再固执己见,懂得欣赏不同的观点。

我读书没有什么系统,随心所欲,兴之所至。就像散步,不必规定路线,信步走去,自有风景。这样读书,或许不成体系,但快乐是真实的。

如今信息爆炸,书越来越多,人反而不知道读什么好。我的办法很简单:拿起一本,读三页。合胃口就继续,不合就换一本。就像交朋友,要相处才知道投不投缘。别人的推荐只能参考,不能代替自己的判断。

夜深了,合上书页,灯光下细小的尘埃还在飞舞。书中的世界渐渐远去,但有些东西留了下来。可能是几句话,一个场景,或者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心境。这些碎片藏在记忆里,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闪现,给你启示或安慰。

读书就是读书,不必赋予太多意义。它不能直接改变什么,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你看不见过程,却见得到结果。

翻书的日子平淡如水,但若没有书,生命一定会寂寞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