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一个家庭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使他们养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态度,逐渐形成了一种家庭风气和氛围,影响着一代代的家庭成员,不断地延伸、传承……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矿二代”,众多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上一辈的老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如果让他们谈家风,他们还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他们有一个共性的“家风”,那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父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退伍转业参加工作就一直工作在兖矿,他用自己的一生伴随着兖矿的成长。从兖煤指第一工程处到兖州矿务局,到兖州煤业,再到兖矿集团,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煤矿的建设上。他勤勤恳恳、老实本分地从事煤矿工作,他的为人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家的每一个人。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忠厚老实的人。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的家庭生活都很困难,那个时候物资短缺,工资低,爷爷去世得早,兄弟姐妹又多,父亲是老大,他默默地承担起抚养弟妹的重担,每当发工资,他留下几块钱的生活费,其余的钱都托人带回农村的家中交给母亲贴补家用,生活的困难让他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吃饭不就是把肚子填饱吗!”他吃饭从来不“挑”食。
在我的记忆中,他就没买过几件新衣服,“新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这句话已经成为他拒绝买新衣服的“常用语”了。
袜子的脚后跟磨破了,他补了一遍又一遍。
“那袜子都补那么厚了,还不换一双,穿在脚上能舒服吗?”
“越旧越舒服!”脸上的微笑让我信以为真。
普通人的家庭,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高深的文化气息,但父母的言行就是给子女最好的家风家教。
家风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家庭生活氛围,从小就播撒在每个人心中的种子,能够涵育、影响我们的一生。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家教对人的影响很早,却也长远,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经常的教育。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能给孩子成长之初打下不同的基础。不知从何时起,现在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多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挑学校挑班级挑老师,忽略了自己的言传身教,自己家庭的生活氛围对孩子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上一辈人没有上过学念过书的人并不少见,但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简朴的生活气息,影响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你小时候给爷爷要零食吃,都是爷爷‘会过’没给买。”孙子都读研究生了,春节放假全家团聚的时候,父亲还总是提起此事。
“正是您‘会过’的影响,你孙子很少吃零食,也不讲究穿名牌,我可省了不少钱呢。”我安慰他道。听我这么说父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如今的年轻人讲艰苦奋斗少了,讲物质享受多了;比干劲比奉献少了,比安逸比舒服多了,甚至有人为了个人利益甘冒违法违纪的风险。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能在人的始发站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以小家风带动大国风。
家无斗金,却有至宝,正是有了父辈的精神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让一代代子孙后代成长为身无骄娇之气、独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