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转工区的生产一线,总有一个身影奔波在设备旁、穿梭在难题间,他就是以匠心书写不凡的“臻美榜样”、劳模创新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梁军。从快速破解“2#皮带机头减速机对轮挡板磨损”难题,到带领团队攻克数十项生产“卡脖子”问题,从手把手培育青年技术骨干,到打造工区“创新引擎”与“人才摇篮”,梁军始终以初心践行使命,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精神。

不久前,矿主井装载运维人员反映“2#皮带机头减速机对轮挡板使用寿命短、易磨损”,梁军当即主动承接任务。他带着工具直奔现场,一边翻阅历年设备更换台账对比磨损数据,一边运用自创的“望、闻、问、切”设备诊断法排查,很快锁定根源,减速机安装存在对中倾斜偏差,导致对轮运转“偏载”加速磨损。随后,他启用专业设备检测,确认倾斜度超出标准值0.3mm/m,随即召集团队制定方案,逐点调整底座垫片、反复校准,最终将对中精度控制在0.1mm/m以下。测试结果显示,电机振动幅度从0.30mm以上降至0.10mm以下,设备恢复平稳运转,隐患从根源上化解,赢得现场职工一致点赞。

这只是梁军带领工作室破解现场难题的一个缩影。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解决实际问题”始终是他们的核心使命。无论是设备升级改造、操作流程优化,还是安全隐患排查、作业效率提升,梁军都带着团队沉到一线找症结、集思广益寻对策。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落地,都直接解决了生产堵点,不仅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更为工区安全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屏障。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梁军更将“传帮带”视为己任,用心搭建青年人才成长“阶梯”。工作室以“师带徒”为核心,通过现场教学拆解实操技巧、案例分析复盘问题解法、实战演练锤炼过硬本领,梁军不仅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经验,更注重传递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在他的培育下,一批批青年职工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工作室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为工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如今,梁军领衔的劳模创新大师工作室早已硕果盈枝:累计解决各类现场技术难题数十项,多项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生产;培养多名技术能手,为工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一线技术能手到创新平台领衔人,从独自攻坚到带领团队传承,梁军以匠心为笔、以担当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答卷,更以“臻美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更多人在岗位上追求卓越,为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匠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