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防工区紧扣“安全第一”核心理念,围绕工区职责落实、能力提升、安全管理及安全确认推进等方面作出部署,进一步凝聚班子合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压实责任,把准安全航向。工区班子会以问题为导向,精准聚焦安全管理痛点。区长宋海洲直指问题要害,以“采空区密闭墙基础数据前后不一”“变电所温度数值校核不规范”等典型案例敲响警钟,推动班子成员直面管理漏洞。工区明确“首次内部通报、二次坚决考核”的刚性机制,倒逼瓦检员等岗位严守标准化作业流程。班子成员主动表态,从“强化业务学习”“统筹分管与整体工作”等方面立下承诺,将“安全第一”理念融入决策部署、资源调配全过程,确保分管副职主动担当,人财物等资源向安全管理倾斜。同时,班子牵头推进安全确认工作,组织学习《安全确认激励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试行)》,明确月底依据细则开展考核,以制度刚性筑牢安全根基。
细化执行,筑牢安全防线。班组作为安全管理的“神经末梢”,紧扣工区部署细化落实举措。各班组对照班子提出的问题清单,逐项梳理本班组涉及的瓦检、设备巡检等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和安全确认节点。在日常管理中,班组推行“班前安全预判、班中动态检查、班后总结改进”的闭环模式。班前会结合井下作业环境,精准研判当班可能存在的瓦斯、温度等风险点,明确专人负责监测;班中由班组长对瓦检员读数记录、设备运行参数等进行随机复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班后及时汇总问题,对照工区考核标准自查自纠,将“安全第一”转化为具体的班组管理动作。此外,班组积极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确认激励细则,鼓励大家结合实操提出优化建议,让每一名班组成员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紧盯细节,守住安全底线。现场是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工区将班子决策、班组要求转化为井下作业的每一个具体动作。瓦检员严格执行“一人一检、一检一记录”制度,对采空区、变电所等关键区域的瓦斯浓度、温度数值进行双重核对,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杜绝“差不多”“大概齐”的敷衍心态。跟班管理人员全程盯守作业现场,对打钻、支护等工序进行实时安全确认,发现职工操作不规范时立即制止并现场教学,既纠正违规行为,也提升职工业务能力。同时,现场推行“安全确认激励即时兑现”机制,对严格落实安全流程、及时排查隐患的职工,当场给予奖励。通过将安全管理延伸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道工序,确保“安全第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体现在井下作业的全过程,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