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安全、仪器完好,可以作业。牌板、记录填写完好。”在63上06轨顺,测风员刘猛一边规范执行安全确认流程,一边清晰口述确认内容,手指同步指向检查部位。这是该工区推进安全确认管理以来的常态化场景。
自矿安全确认实施方案推行以来,通防工区紧扣“主动确认、规范操作、奖优罚劣”核心要求,将安全确认融入日常作业全流程。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守护”,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职工们正用一个个标准动作,筑起矿井通防安全的铜墙铁壁。
工区利用班前会、周二安全活动等契机,组织职工学习矿安全确认明白纸和实施方案,结合通防专业特点,梳理出测风员、通风工、瓦斯检查工等7类关键岗位的确认标准,制成操作卡片发放到岗。瓦斯检查工“一查顶板二看仪,三对牌板四记录”,通风设施工“先稳后通再闭锁,风门风窗步步查”……这些朗朗上口的口诀,让标准从“墙上”走到“手上”,营造“人人讲确认、事事重确认”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安全确认落地见效,工区成立以工区党政领导为组长的推进小组,结合通防专业高风险作业特点,将安全确认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启封排瓦斯、巷道贯通调风等关键作业前,要求工班长必须带头执行确认流程,做到“不确认不作业、不规范不放过”。
针对井下注浆、注水等作业,工区细化“作业前检查设备完好性、作业后确认管路冲洗及设备闭锁”等步骤,明确每个环节的确认责任人及标准。同时,严格执行矿“双防”信息系统上传要求,确保每次确认都可追溯,每月对确认记录进行复盘分析,及时整改不规范行为。
“豁免期内不扣分,但咱也不能真当‘免死金牌’!”在工区班前会上,区长宋海洲用“柔性过渡”代替“生硬考核”。新制度推行初期,工区采取“1+3”柔性过渡法:1个月豁免期内,管理人员“一对一”示范;班组长“三必到”(高风险作业、新职工上岗、交叉作业现场必到)现场指导。
下一步,通防工区将持续优化安全确认管理,通过定期召开职工座谈会收集改进建议,动态调整执行流程,让安全确认真正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通防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