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办公室与装车队队长于永交流思想。今年5月份,于永因为血压高在济宁住院。出院后,纳入安全不放心人。建议于永放下思想包袱,戒酒戒烟,加强锻炼,快速调理好身体。”
“7月1日,星期二上午11:00,在办公室与副主任蒲先永交流思想。针对装车队接管211皮带,部分职工存在抵触情绪,与蒲先永进行交流,如何解决思想症结。要从收入分配上进行倾斜,多劳多得,按照市场化原则分配;找部分职工谈心谈话,从中心大局出发耐心做工作。”
这两段朴实的文字,出自洗选发运中心(发运)党支部书记盛玉强的民情日记。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有个坚持:每天至少和一位职工聊聊,把谈话内容认真记在民情日记里,精准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职工提到工作里的漏洞不足,他会及时研究整改;谁在工作生活上遇到难题,他会马上组织帮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民情日记里还详细记录着每周班前会的宣讲内容,涵盖市场动态解析、职工困难梳理等方面。依据这些内容,在每日班前会上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耐心疏导大家的心态。这本看似普通的“民情日记”小本子,实则在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大作用。而这本民情日记,只是该单位深入职工、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该单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心扑在职工高品质生活建设上,立志打造幸福指数高、职工群众满意的工作环境。在生活上,关怀从未缺席。职工遇到婚丧嫁娶、生病住院、家庭困难等事,总能感受到贴心的人性化关怀。对于特殊困难家庭,专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工作人员上门慰问,实实在在做到“真困难真帮助”,让这些家庭真切体会到单位大家庭的温暖。工作中,沟通桥梁始终畅通。党支部紧密结合职工工作生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管理人员定期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听取职工对单位管理、发运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全力解决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每逢节假日,坚持慰问困难职工,用实际行动拉近单位与职工的距离。为了让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还精心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实施方案,鼓励大家参与生产管理,激发大家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收集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对被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目前,已有50多项合理化建议被成功采纳,为职工搭建起了实现自我价值、展现抱负的广阔平台。
从一本记录民情的小日记,到覆盖职工工作生活的全方位关怀,他们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地生根,让工作环境充满温度,也让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