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防工区注浆班班长肖计宝,是一位扎根矿井防灭火一线25年的“老黄牛”。他带领的注浆班承担着矿井防灭火、地质隐患治理等核心任务。他始终坚守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带领注浆班攻坚克难,为矿井的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固防线。注浆班荣获兖矿能源2024年度安全生产优秀班组,他本人也凭借卓越的工作表现和突出的创新成果,获评兖矿能源2024年度安全生产优秀班组长。
“牛力”铸安全。用铁腕管理织密防护网。“安全是命,规程是铁” ——这是肖计宝班前会必提的“安全箴言”,肖计宝始终将安全理念深植于心,并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面对矿井多头面生产的接续压力,他创新实施班组自主安全管理办法:“牛眼盯隐患”。每日班前会组织全员安全宣誓,结合“14320停采面轨运侧双岗点注浆”等具体任务,用“情景模拟法”分析风险。一次注氮作业中,他发现初级工王庆伟未检查管路密封性,当即叫停作业并组织全员复盘,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瓦斯聚集的重大隐患。“铁规保执行”:推行“四步闭环管理法”(风险评估→标准操作→互联互保→总结提升)。在各施工地点施工时,他要求每班作业前必须完成“敲帮问顶、设备点检、管路试压”三项硬核检查,全年累计排查整改气密性不足、设备老化等隐患几十项。“铁肩扛责任”:独创“网格化联岗制”,将作业区划分为责任网格,每名成员既是操作员又是安全员。在处理注浆管堵管险情时,老职工刘师傅因联岗责任要求,第一时间发现并切断压力源,班组仅用十几分钟完成抢修,避免损失超近万元。
“牛劲”攻创新。以技术革新突破行业瓶颈。肖计宝从不满足于传统工作模式,始终积极探索创新,带领注浆班在工艺革新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大流量、远距离、精准注胶工艺的研发,便是他与团队智慧的结晶。研发过程困难重重,压力控制、胶体配比等技术难题接踵而至。肖计宝与技术人员查阅大量资料,不断进行试验,调整各项参数。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终于攻克技术难关,成功研发这一工艺。
“堵管炸管是拦路虎,我们就做打虎人!” 面对14320停采面“煤厚丢煤多、管路易堵塞”的难题,肖计宝带领团队展开技术攻坚。研发“双泵四岗远距离注浆系统”,在轨运侧各布置2台矿用液压注浆泵,通过优化浆液配比(小苏打溶液与水玻璃溶液反应时间精确至10秒),使成胶效率大幅提升。针对管路堵塞,创新“分段式脉冲清洗法”,将故障处理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20分钟。新工艺投入使用后,注胶效率大幅提高,注胶质量也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了以往注胶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矿井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
在14320停采面应用风筒布上网、隔绝顶部空间工艺时,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肖计宝身先士卒,带头钻进狭小、闷热的空间,指导成员进行安装调试。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雾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毫不退缩,凭借丰富的经验与顽强的毅力,带领成员成功应用该工艺,有效防止了漏风与胶体流失,保障了该区域的防火效果。
“牛气”带队伍。用实干精神凝聚攻坚合力。“班长冲在前,弟兄们就跟得上!” 在工作中,他要求班组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干活前首先要敲帮问顶,仔细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情况。施工中不能手忙脚乱,要按程序干,按措施干,不能图省事怕麻烦,否则后患无穷。肖计宝每天都会给班组成员讲述岗位责任制、操作步骤,从注浆前准备工作、前期检查、检查注浆管路、各类阀门的开关状态,到注浆时时刻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压力变化,以及爱护设备和收尾工作,始终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现场。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班组成员走向更高的台阶。
“注浆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所以作为班长我的秘诀就是带头干带头做,抢着去干重活累活。咱自己实干了,大家就会跟着干。”面对班组平均年龄48岁的现实,肖计宝以“三带三化”锻造铁军。带头冲锋,在14320停采面处理炸管险情时,他抢先跳入齐膝深的泥浆中拆卸管路,连续奋战3小时,工友劝他休息却被拒绝:“我多扛一根管,老伙计们就能少弯一次腰!”带技育人 :建立“导师带徒”技能传承机制,为提升班组成员整体技能水平,肖计宝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与实操演练,邀请厂家工程师授课,带来最新技术知识。同时推行“联岗”工作制,将每一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氮气制冷、远距离喷涂、端头囊袋充填等创新工艺也在矿井广泛应用,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为矿井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从青丝到白发,肖计宝用25年时光在千米深井书写忠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煤矿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是安全管理的严格执行者,是工艺创新的积极推动者,是技术研发的勇敢探索者。他带领的“银发班组”成为行业标杆,他守护的停采面被称作“永不发火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