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发运中心用活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精益化管理理念,全面提高中心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职工潜力,增强单位活力,使“融合管理”增量提效,为职工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圆满完成了各项阶段性经营指标。
市场化催生了经济效益
5月22日早六点三十分,火车装车员相芹和计量员刘士兰早早地换好工作服到火车装车点接班,提前检查电脑程序,提前排查安全隐患,校对即将开装的老K混煤火车车号,两、三股道各24节车皮号码输入正确,具备装车计量条件,为高效装车计量工作做足准备。
班长金元丽带领其他职工巡检装车设备,车皮加固完好情况。“设备正常运转不耽误火车装车计量,我们班组的每名职工才能保证高收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单调且富有激情的工作模式,市场化考核让我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他笑着说。
装车队利用装完一列火车间隙,组织职工清理507、508、539、540四条皮带下积煤,在生产中比技术、在工作中比干劲,认真学习工作技能,细心总结工作经验,工作中做到不蛮干、不乱干,总是第一时间清理完积煤,真正做到了高速度、高质量,为火车及时装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与职工人均月增收两百多元。
据装车队负责人蒲先永介绍,以前班组吃“大锅饭”时,都希望自己上班时不来火车装车,工作安排后,职工的执行力差,存在拖沓、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问题,因为干与不干大家收入都一样。如今,自己上班时,都盼着来火车装车,比着干、抢着干、争着干的现象蔚然成风。蒲先永算了一笔账:职工装车计量一节车皮计12分(1分1元),一列火车48节,装车计量完好就收入576分。如不来火车,就没有装车计量这项收入。每班职工在装完车间隙清理皮带下积煤125分,几人参加清理皮带下积煤就平均分配,不劳不得,同班同岗职工的收入差距有时达到500元以上。当班的绩效分值当班兑现金额、当班奖惩公示,每个人都心中有数,干劲十足。
精益化锤锻了复合型人才
5月22日十一时,天气炎热,煤场清理班班长王广利和纪圣伟带领职工正在烈日下给即将重新上岗的铁管子除着锈,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背,但是他们仍在忙碌着。
该中心把精益化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树牢“省下的就是效益、挣得的就是增资”的市场化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工资薪酬在生产经营中的“助推剂”作用,着力构建成本管控与工资联动的考核机制。把创新创效作为源头管理,将生产经营、成本费用指标细化落实到班组、个人,创新创效活动纳入专项考核,奖励与班组绩效、个人绩效挂钩,激发职工工作干劲,真正做到创新就在身边、创新就在岗位、人人都可创新。
“我们发动职工自己动手为废旧铁管子除锈、刷漆,变废为宝,重复利用,这一个活完工后能节省近千元材料费用,这样煤场清理班职工人均就可增加百余元收入。”煤场清理班班长王广利如是说。
煤场清理班职工的精益化自主增盈创效模式,让实干的职工得到实惠,有效带动了其他岗位职工的积极性。仓后储装运人员进行皮带廊安全标准化提升;机电修人员对废旧皮带、托辊架等修复利用;煤管班人员积极参加分拣掘进煤杂物,修补防风抑尘网;联运集控人员自主粉刷地磅房、煤场交通标识、设备设施;开展小改小革,先后完成了煤场重车道自动洒水装置、智能遥控控制技术在仓下给煤机插板中的应用、火车装车铁牛到位自动报警装置、带式给煤机改造等工作。各班组职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纷纷立足岗位找活干、抢活干、要活干,期望挣到更多的收入。
该中心结合创新创效、安全管理、环保发运、煤质计量等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月评选一个“火车头”优秀班组、三个“火车头”优秀班组长、一个“火车头”服务明星,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事迹,让实干的职工多劳多得,有为就有位,增强创新创效新动能,圆满完成了各项阶段性经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