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操守、处世原则、为人之道、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简言之,家风是一个家庭和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良好的品德修行和风气。家教,是父母和长辈对子女对后辈进行的言传身教,是家庭内的礼节礼法。简言之,家教就是指家人的素质和教养。家风家教,她们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相反的典型家教历史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家风的好与坏,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父辈们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风家教,最终致使后代走上了曲折灰色甚至违法犯罪的一条路,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让人深思和警示。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家教已经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后代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持家立业的重要家训家规。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如何培养子孙后代,如何成就孩子的良好品格,最根本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家庭良好的家风家教,这也是我对家风家教的深刻感悟,更是切身体会。
小时候,父辈们就常常给我们讲:做事情努力了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在做事和努力的过程中,会让你有深刻的体会和实际积累,取得经验教训,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的父亲母亲经常告诫我和姐姐:人,要趁年轻努力去做事,包括读书求职、成家立业都要有所打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还要舍得花精力和心血,也还要看运气和机会,有时努力得偿所愿,有时努力未必能得到。对于名利和个人得失,尽到心努了力就行,无论结局如何都要以平和心对待,结局好不要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结局不好也要看淡些、想开些,永远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只要有能力有本事干什么都行,哪怕被人羡慕嫉妒恨,也不要让人瞧不起。自我懂事以来,我牢记父亲母亲的教诲,也一直保持这种心态和风格。对父辈们的教育,我深有体会: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把每一点的付出都认为是值得的,是在为你自己做,是在成就你自己,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凡事尽你最大的努力,做你想要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是对你自己人生追求的高度负责和最好报答。
朴实善良、真诚守信、宽以待人、乐观豁达,是父辈们代代相传的处世原则,是对我们后辈的示范教育。乐善好施,无怨无悔,即使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为利益或受人蛊惑,不知感激或不懂感恩甚至还歪曲事实诋毁你,也要做到宽容大度,以善化恶;在自己受到了十分委屈和严重不公之事时,同样要宽以待人、乐观豁达。父辈们这种处世原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她会让你生活幸福,使社会和谐。同理,诚实守信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基本要求,在物欲横流、利益驱使的现实社会,诚信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母亲还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处理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的关系,谈了她亲身经历体会的人情世故。母亲向来善良温和,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是懂得和注重人情世故,比较会处理家庭和亲友关系。每当严厉的父亲因小事责骂甚至动手打我时,母亲都会为我据理力争来保护我。每当家族或朋友闹矛盾找母亲倾诉评理时,诸如此类等等,母亲都是笑脸相迎,耐心劝和,以自己切身体会为其排忧解难,从来不挑拨离间、推波助澜、添油加醋。母亲有时也把这些事例讲给我听,要我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深受母亲的启发和教育,对我的影响和成长极其重要。让我们彼此心存善良,多一些信任多一分温暖,用心用情善待你的亲人和朋友,善待你的同事和同学,善待你周围的一切。愿我们都能坚守朴实善良、诚实守信这立身之本,让良好家风永放光芒。
父辈们长期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让我养成了勤奋务实、廉洁自律,勇于担当作为的行为习惯,使我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履职能力。我曾从爷爷奶奶住的房间翻出爷爷的一本笔记本,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家风传承,就有类似这样的记载。我很庆幸传承了父辈们这种秉性风骨。从笔记本可以看出,爷爷的字不仅写得非常漂亮,对事情的记录和感悟也写得很好。我想这不仅是父辈们骨子里带来的个性特点,更是他们人生岁月所经历的真实写照吧。
写到这里,我深刻感悟到家的世代传承与家风家教紧密相连,只有保持优良传统美德教育和熏陶的家庭,对待任何人和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才能宽容大度、乐观豁达,才能培养出有爱心孝心,奋发向上、德才兼备的后辈子孙,这样的家庭方可代代相传。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家风家教,父母对我们良好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父辈们积累的不仅仅是物质基础,更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为我们开启和解答了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共同传承好发扬好良好的家风家教,让现实复杂的社会变得更和谐、更温馨、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