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来,,煤质发运中心结合矿井“六精六提”工作实施意见,深入践行“四精”理念,在生产经营上精打细算,安全管理上精耕细作,流程管理上精雕细刻,薪酬分配上精准考核,强管理提效能,补短板、强弱项、抓规范、促提升,以实际行动持续提升管理质量,保障矿井正常生产,为煤炭安全高效发运打牢打实基础。
精打细算增效益。随着矿井精益化管理深入推进,该单位紧跟步伐,不断推陈推新,让新的管理理念扎根、开花、结果,摆脱以往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加强节支降耗、降本增效,精打细算“过日子”。持续加大节支降耗力度,把修旧利废、回收复用作为节省维修费用和材料消耗的重要手段,坚持“能修理后继续使用的,绝不能报废;能继续重复使用的,绝不再领新”原则,做到物尽其用,同时运用精益化思维和市场化意识,将其市场化工资挂钩,促进市场化建设与矿井精益化管理、“六精六提”深度融合。通过让具备修复价值的物资“二次上岗”、生产物料的回收复用,不仅大大减少了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也解决了废旧材料物资存放占用场地等问题,以“节约”换“效益”,给矿井增添了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精耕细作强管理。在煤炭安全发运方面,始终坚持“严的氛围、稳的基调”,围绕矿井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用心精耕细作“安全田、责任田”。紧紧扭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切实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织牢织密安全防护网,切实拧紧讲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思想“总阀门”和行动的“总开关”。四季度以来,在严格执行矿井双重预防、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强力推行实施包机包片机制,明确区域和责任人,压实责任,做到定设备、定人员、定岗位,包使用、包管理、包排除故障;按照责任分工,划分出安全管控区域,作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责任田”,按照《包机包片管理办法》规定,包片管理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到“责任田”里“走走看看”,像“啄木鸟”似的诊断管控“责任田”的正常状况,确保良性运行;深入班组和现场,与班组职工常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班组、岗位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不放心人,从而对班组、岗位的全面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检查、指导。结合包机包片工作实际,深挖管控内潜,运用市场化手段考核其工作完成结果,切实让市场化工资贯穿于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凸显精细管理取得实效。
精雕细刻抓流程。该单位围绕工作思路,着重在“精”字上动脑筋、在“细”字上做文章,根据矿井精益化管理要求和目标,积极深推精细化目标管理,结合本单位特点,增强煤炭发运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确保全方位提升精益化管理质量。以支撑矿井生产经营任务、保障矿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运营管理目标和思路,精炼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瞄准靶心,全面梳理优化《地销煤发运管理细则》、《煤炭质量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等规定,用精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深入落实细节管理,捋顺工作管理流程,修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不足,切实实现达到全过程可控、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确保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精准考核强引擎。考核是引导矿井高质量发展和强化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指挥棒、驱动力。该单位不断优化考核体系、强化精准考核、深化结果运用,以全流程化、科学化、精细化市场化考核为手段,不断提升市场化工资考核的深度、精度、力度,确保激励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抗重任、当先锋、打硬仗。科学谋划,精准考核指标。结合实际,及时健全完善考核办法,从中清理掉不切合实际的“僵尸指标”,充实漏点完善重点,实事求是地将考核与职工岗位价值、履职能力、工作业绩挂钩,让职工有一种做有标尺、干有目标的深深感触,发挥经济杠杆“调节器”作用,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