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基层动态

我矿:“四招”并举打造煤场环境治理“新样版”

作者: 张志诚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4日   来源: 东滩煤矿

笔直的空重车道地平路净、清晰醒目的环保标识随处可见、自动化洒水设备喷流而出......走进我矿地销储煤场(仓)发运现场,目光所及是黄蓝相间的9个大型储煤仓和有序清洁的装车场景。

煤质发运中心牢固树立大环保理念,围绕矿井“产煤不落地、装煤不见煤”目标,采取源头控制、动态检测、科技助力等多种手段,始终保持区域内环境动态达标,“四招并举”打造出了“无尘化、标准化、样板化”煤场环境治理“新样板”。

环保1

抗起环保“大责任”

“煤场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煤炭发运是支撑我们总体工作的“三角支架”,环境搞不好整体工作就会失衡,因此,我们就要拿出像抓安全和发运一样的态度、以“东道主”的身份抗起环保“大责任”。中心主任卢志利形象的比喻出了环境与发运之间的关系。

煤质发运中心立足于“智慧营销、绿色发运”目标不动摇,把环境治理与安全、发运同谋划、同部署,建立了正职主管、副职主抓、卫生班主责、全员共创的环保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严于标准、高于标准的原则,制定完善了12大项60多个分项的环境标准和作业制度,把空中降尘、路面消尘、现场无尘作为主攻方向,根据不同区域指定了路径“分布图”和实施“作战图”。明确各级组织的主体责任,细化量化可操作的考核措施。同时,他们采取专题学习、书面答题、下发资料等方式,让职工了解环保政策、本单位环境风险识别和预防预控知识,增强每名员工的环保意识,构筑起了人人保护环境、全员守护环境的强大合力。

治污防尘“全覆盖”

煤炭发运涉及地销装车、火车装车、矿用物资计量和矸石外排,岗点多且分散,每一处都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我们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岗点,实施一仓一策、一片一策,量身定制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用智慧破解环保治理难题”分管副主任王晓光介绍了环境治理的秘诀。

降低扬尘是环境治理的关键。每天根据天气状况,采取高空喷晒和路面喷洒相结合,达到空气扬尘和地面粉尘同步消除,始终保持路面“见湿不见干”。所有装煤(矸石)重车装完后都要全车冲洗干净、用篷布覆盖严实,做到“净车”出矿、安全通行。

随着工作区域不断扩大,环境治理由单一的大煤场延伸到煤泥场、火车装车现场、矸石外仓等6个重点区域12个班组(岗点)多个板块,实现了工作区域延伸到哪里环境治理就抓到哪里,所有工作现场路面及周边全部达到硬化、净化、美化。

环保2

动态达标“无死角”

8月中旬,该中心对地磅房、火车装车点周边地面进行修补和硬化,对防护栏、警示牌脱落的油漆进重新粉刷,“整容”后的工作现场整洁清新。

该中心按照“静态管理、动态达标”管理模式,将环境扩大到每个作业岗点及所有区域。加大火车装车现场及铁路沿线环境管理力度,及时清理煤仓下洒落的煤碳,定期对铁路站场沿线的杂草、杂物进行清扫。按照“晴天无扬尘、雨天无积水、道路无障碍”的标准,每天地销发运结束后,对路面、漏斗、洒水台进行彻底清扫干净。及时清理排水沟、沉淀池内的於煤,保持污水道畅通。通过给客户下通知单、明白纸,让客户了解煤场治理标准和行为规范,禁止司机随意下车、乱扔垃圾,自觉遵守煤场管理规定,用人性化管理推动服务优化升级。每月召开环境整治专项会议,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时调整环保治理方案,做到灵活高效、精准治理。

科技助力“强支撑”

“环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我们将自动化、智能化先进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全过程,为持续改进环境质量、巩固治理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技术主管冯鹍介绍说。

矿井先后投资新建9个存煤18万吨的高标准新型储煤仓、5条运输皮带等配套设施,同时可以满足2号精煤,混煤等4个煤种的入仓要求,既为增储保供稳定了煤源,更让滚滚“乌金”颗粒归仓。在磅房入口、快速装车站、矸石重车出口处分别安装了6台大功率自动洗车台,重车装完后通过平台进行冲刷。在空重车道周围安装了智能洒水控制系统,实现一键启动全覆盖喷洒。配备专用洒水车,根据天气状况对空重车道路、磅房区域、煤泥场及车辆通道无定时喷洒。在洗车台、重车道、磅房周围配置了沉淀池,将冲洗的污泥进入池内过滤、沉淀。在大煤场周边、地销衡、矸石内仓等位置安装了30多部高清监控设备,全天候随时查看空气质量和每个时段污染指数,发挥了“天眼”在环境检测中的特殊作用。

环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