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生产准备工区有几名女工,可能大家听起来会有些陌生。她们分布在生产准备工区车间各个岗位上,用女性独有的方式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实现了“力量与美”的完美交融,为紧张忙碌的生产任务平添了一份绚丽色彩。
7名女工中2人为车床工、5人为行车工。她们的工作地点比较固定,要么是车床旁边,要么是行车上2平米的驾驶室。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升级,设备呈现出大型化、重型化趋势,几乎每项工作都需要依靠行车配合才能完成,起吊操作直接关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被纳入“十大特殊作业”进行管控。在起吊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确认,观察锁具挂设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行车工田晋晋在驾驶行车时,发现一位师傅因为图省事没有按照规定挂设锁具,随即拒绝了他的起吊指令,并对他说,“师傅,为了我们的安全,请您规范操作”。最后这位师傅接受了她的意见,并重新进行挂设。
近年来,矿井安撤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下井、升井设备不计其数,就拿安装一个工作面来说,仅上下井设备车辆近5000多辆、加工件更是数不胜数。车床操作看似简单,但对精确度提出极高要求,也正因如此,女同志在耐心和细致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示。每一次改造任务就像“绣花”,使用卡尺进行反复测量、反复打磨,精确到毫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次成功,有效减少设备材料重复投入。高强度的工作对她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因为长时间低头、弯腰,她们不同程度都出现了颈椎病、腱鞘炎等症状。车间内空气流动性差,冬天像冰窖、夏天像蒸笼,但她们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向领导提出任何特殊要求。
与其他地面单位不一样的是,生产准备工区是生产区队,没有所谓的周末双休,她们放弃了周末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次,行车工孙彤的父亲突发疾病,正在驾驶行车的孙彤接到母亲的电话,心理焦急万分,但由于行车为特殊作业,并无多余岗位工可以替换,当天设备装车下井任务非常繁重,如果不能保证设备供应将严重影响井下工作面安装,她含着泪水努力控制住躁动不安的心,因为她知道行车操作稍有不慎将酿成大祸,放下电话,她继续驾驶行车。下班后,她来到医院看到病床上的父亲,愧疚、心疼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她们用“舍小家、顾大家”的这份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女工的情怀与担当,也将始终保持这份初心,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东滩煤矿美好明天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