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基层动态

运搬工区:话区队科技信息成果,展东滩新姿

作者: 范宜青   发布日期: 2022年03月02日   来源: 东滩煤矿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煤矿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对辅助运输的要求也逐渐增强,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实时性、可控性。随着我矿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智能化建设将融入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基层区队创新科技发展势在必行。运搬工区依托工区创新工作室,把区队科技创新由不可能变成可能,加快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优化车辆运输系统,不断提升辅助运输安全保障系数。

建设“GPS”车辆定位系统,实现车辆管理信息化。随着胶轮车、单轨吊机车的投入运行,我矿实现了电机车、胶轮车、单轨吊三种运输方式共存的运输局面。运输方式多、车型多,运输条件复杂,陈旧的运输管理方式,已不适应辅助运输工作的开展。运搬工区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建设GPS车辆定位系统,实现车辆管理信息化。

GPS车辆定位系统就是车辆的安全监控系统,解决如何在多巷道运输,在较大区域范围对运输车辆实施车辆位置、状态等动态信息进行即时监控,及时处理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保障司机的人身安全。同时,它能跨巷道对机动性强、数量众多的车辆实现有效监控、紧急救援提供信息服务。

工区创新团队攻坚克难,突破技术难点,自主开发的车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井下辅助运输车辆的精确定位。并且各单位通过手机APP可自主查询,车辆类型、装载物料、到位时间、精确地点一目了然。物料到位时间更及时,地点查询更精确,运输效率显著提升、劳动强度大幅下降。

建设工作量自动核算系统, 使职工人人拥有自己的“会计师”。工区始终把解决好职工关心的事,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力。过去工区对职工工作量的统计工作采用手工方式,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统计上报,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且查询不方便,有时因为查工作量而发生矛盾。经过多次的现场调研和模拟论证,结合区队完全市场化分配机制,工区创新工作室研发出了职工工作量自动核算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职工工作量的信息化、自动结算,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统计迅速准确、检索快捷、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职工每天的工作量班后可以通过手机APP自主查询,运输量、结算额清晰可见,使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会计师”。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工作,转变为职工主动找活干,使区队管理更为轻松有序。

建设机车运输监控信集闭系统,实现车辆调度信息化。随着辅助运输系统的升级换代,原本的行车指挥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型矿井的需要。井下运输监控系统在智能安全与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辅助运输管理对各平巷和斜巷中的电机车、胶轮车、单轨吊进行监控、调度实现运行管理自动化。根据我矿井下平巷和斜巷工作面环境的分析,确定本系统必须要能够实时显示井下机车运行状态、机车位置、机车号、信号灯号和区段占用情况等特点。运搬工区调度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指挥,应用最新的“信•集•闭”系统,结合井下5G基站实现井下车辆运行统一调配指挥,车辆位置精确到厘米。使井下车辆运行更有序、运转更安全。 

随着基层区队智能化建设的推进,煤矿将实现由“高位生产”向“本质安全” 转变、由“规模生产”向“质量效益”转变、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创新”转变,我矿将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的姿态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