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频道
东滩榜样

【闪光的榜样】宋海洲:从大学生到技术带头人的蜕变

作者: 邱长鹏 张锐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10日   来源: 东滩煤矿

宋海洲,33岁,通防工区技术主管,在通防战线上已经奋战了10年。凭借着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踏实肯干、敢拼敢闯的工作作风,他从当时初出茅庐的年轻大学生成长为区队技术带头人,完成了一次成长的蜕变。

2012年刚参加工作时,他总喜欢跑井下现场,刻苦钻研,虚心向老工人师傅求教,不断钻研科学技术。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单位,第一时间到工区调度室调度昨日三个圆班的具体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工作量统筹考虑当天的工作安排。

catch_613ea89545b5f

“宋海洲身上充满了干劲,干活仔细还较真。这个年轻人,大伙儿——服!”身边的工友这样评价道。

通防工作承载着矿井通风安全,是井下职工的“生命线”,小到风量调整、改头换面安装风机、建设密闭、板壁改善通风环境大到排除瓦斯、大系统调风等重大技术性问题必须事无巨细统统想到细处,宋海洲总是将这些工作先落实到纸面上,每一项都施行闭环管理,技术层面确保可行性,必须能够拿出指导性意见,编写施工措施审核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他要求凡是井下工作不论工程大小都必须按照以上程序进行,不能违章作业。

“勤能补拙”,宋海洲对自己要求严格,遇到问题当即解决,决不把问题留到明天。日积月累的勤劳付出,短短时间他便从“门外汉”跃升为一名“多面手”。先后荣获矿“劳动模范”、公司“第七届优秀技术人才”、济宁市“煤炭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得矿级及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任职以来以来在工业A期刊、煤矿现代化、煤矿安全等期刊中发表了8篇论文,对工作中的技术及创新及时进行了研究总结。

在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之一便是人才断档。工区测风测尘班承担着井下200多个密闭墙、400多个瓦斯监测点和井下所有通风系统的巡查任务,需要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技术过硬的人员负责。随着老工人师傅离退仅剩2名技术过硬人员,工作开展十分被动。针对这一问题,他召集大家坐在一起想起了办法,原来工区培训方式师傅教一点、自己学一点、慢慢会一点。宋海洲集思广益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精细“传、帮、带”培训方案,让职工迅速成长为骨干,力争在短时间内解决人才断档难题。

“按照以前的培训方式,我们培养一名合格的测风工,最少得一年时间。”面临人才断档的难题,宋海洲没有退缩,他要求在技术上,由技术员逐一对接指导,在日常工作上,由老测风员逐一带领,每天熟悉井下各类路线,在系统上,每天绘制通风系统图,并通过每周召开的通风例会分析点评,经过理论结合实际,加上现场实习,新测风工成长的很快,目前已经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绘制通风系统图是测风工的必修课,也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有大系统概念和全局性思维。他摒弃以往电脑复制粘贴画图的老方法,要求新测风工每天下井跑现场,上井后手绘通风系统图,再由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逐一点评。“看似简单的几条线,考验的是职工对每个点、每道风门和整个系统的熟悉程度。”宋海洲如是说道。

同时,依托潘兴波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资源优势,他组织技能大师对新职工定期授课,从理论知识到设备实操,传授经验,解疑释惑,并针对现场易出现、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示,探讨解决方案,交流学习心得。正是凭借这种交互学习、“传、帮、带”等一系列精细培训措施的管理创新思维,使得测风测尘班3名新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不仅解决了人才断档难题,还为班组长效发展储备了后续人才,为确保“一通三防“安全、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宋海洲肯吃苦、乐奉献、善学习,敢于挑战,时刻志向满怀,他不但对未来和工作充满希望和激情,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矿井新一代的不懈动力。